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冯丽妃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50余万人平均随访近11年的研究显示,在中国成年人中,更多的乳制品摄入与更高的肝癌和女性乳腺癌风险相关。5月6日,相关研究发表于《BMC医学》。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余灿清和合作者利用中国嘉道理生物库前瞻性研究收集的510146名中国成年人数据,分析了乳制品摄入量和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在2004—2008年间从全国10个不同地区(5个城市地区和5个乡村地区)招募年龄介于30岁至79岁的志愿者,97%的参与者为汉族人,其中59%为女性,44%居住在乡村地区。
研究通过问卷形式向参与者收集包括乳制品在内的主要食物种类的食用频率信息,以及他们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史和生活方式等信息。
在该研究所包含的51万余人中,20.4%的人经常食用乳制品(每周至少一次),68.5%的人从不或很少食用乳制品,人群平均乳制品的消耗量为每天37.9克,而经常食用者的平均消耗量为每天80.8克。
在平均10.8年的随访期间,共记录到29277个年龄介于35~79岁的癌症病例。对包括年龄、地区、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抽烟、饮酒、体力活动、癌症家族史、身体质量指数(BMI)、大豆和新鲜水果摄入量以及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针对肝癌)等一系列可能导致混杂效应的因素进行调整后,研究人员发现,乳制品摄入与癌症发病风险呈显著性正相关。
研究者发现,经常食用乳制品者的癌症总体发病风险提高9%、肝癌发病风险提高18%、女性乳腺癌风险提高22%。每天多摄入50克乳制品,总体癌症风险、肝癌风险和女性乳腺癌风险分别提高7%、12%和17%。
他们还发现,经常食用乳制品者的淋巴瘤发病风险升高23%,但此关联在多重检验校正后失去了统计学显著性。该研究并未发现乳制品摄入与结直肠癌、前列腺癌或其他种类癌症的发病风险有显著性关联。
“我们的研究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人口中进行的关于乳制品摄入与癌症发病风险的首个研究,也是规模最大的研究。”该研究通讯作者、牛津大学博士杜怀东说。
截至目前,关于食用乳制品是否会影响癌症风险的总体证据在全球范围内并不一致。杜怀东表示,中国乳制品消费量远低于欧洲和北美,且人们通常食用的乳制品类型也略有不同。
例如,中国人消耗的乳制品主要为牛奶,而芝士和黄油的消耗量非常低。另外,大部分中国人属于乳糖不耐受,因而无法很好地代谢乳制品。因此,在中国人群中研究乳制品摄入与癌症风险的关联十分重要。
作者提醒,这项研究仍存在局限性,包括癌症病例的数量可能不够多,无法对一些不太常见的癌症类型进行可靠的统计学分析(比如淋巴癌和前列腺癌)。该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而非随机对照试验,因此所观察到的关联性不能用于确定乳制品摄入和癌症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因果关系和潜在的底层机制。
“虽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常食用乳制品和某些癌症之间可能存在直接关联,但必须意识到乳制品所含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健康十分重要。仅仅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而限制乳制品的摄入是不明智的。”作者提醒道。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s://doi.org/10.1186/s12916-022-02330-3
『科学号』由中国科学报社运营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科学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养生保健参考作用,不能代替诊疗治病作用。如有身体不适,请根据自身情况到医疗机构诊治。
2024-08-05
2018-07-10
2022-02-19
2020-07-10
20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