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胃病总不好?这些关键点你必须知道!
俗语说“十胃九病”,胃病在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那么,胃病是否会转变为胃癌?转变时,又是否有征兆?平时,我们又该如何对胃好一些呢?
No.1
胃病向胃癌转变有5个征兆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寿儒和张光倩介绍,胃病向胃癌转变,会有5个征兆。
一是疼痛性质改变。无论是胃炎还是胃溃疡,发病时的腹痛都有各自特点。以胃溃疡为例,正常来说,患者在饭后一小时左右会出现痛感,一旦这种疼痛持续且毫无规律,就应该要警惕癌变的发生。
二是上腹出现肿块。平时,大家一定要多留意腹部情况。如果在心窝能摸到质地坚硬、挤压疼痛的包块,就要引起注意。否则随着包块增大,会累及背部、胸部甚至是胸骨后,导致不适感加剧。
三是烧心泛酸。烧心一般在胸骨下部的位置,也就是常说的心窝有烧灼感。众所周知,胃里会分泌胃酸,胃酸“跑”到食管后,就会腐蚀食管黏膜,严重者可形成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或食管狭窄,甚至癌变。
四是体重骤降。胃病患者的消化能力减弱,易出现食欲减退、腹泻、乏力等症状。但如果在短期内体重快速下降,又有明显消瘦,而且吃药也无法缓解病情,就有可能是癌变的信号。
五是大便发黑。一些食物、药物或便秘都会改变大便颜色,这些是有迹可循的。如果发现无法解释的黑便,说明胃溃疡正在发生癌变,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No.2
别做这7件伤胃的事
如今,有不少人担心自己会突然得上癌症。实际上,胃癌是在长期过程中演变而成的。因此,一定要做好日常防护,别再做这些伤胃的事了。
一是边吃边说话。吃饭时,一定要细嚼慢咽。吃得太快容易造成食物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会造成口腔癌和食管癌的隐患。而且,如果边吃边说话或大口吞咽,则会咽下很多气体,容易有嗳气等消化不良的表现。所以,吃东西时少说话,不但能护胃,还能防止呛到。
二是偏好重口味饮食。高盐食物会损伤胃黏膜,其中“咸菜和烧烤”除含盐量高外,还可在体内产生大量亚硝基化合物,增加胃癌发病率。所以,饮食尽量避免咸菜、烤制以及其他高盐加工食品,适当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三是吃水果不讲究。吃新鲜水果对身体有益,但有些水果也会伤胃。例如柿子、山楂、枣等水果含丰富的鞣质,鞣质会在胃内形成胶冻样物质。如果有胃排空障碍的情况,这种胶冻在胃内会形成胃石,进而导致胃溃疡甚至大出血。因此,对于胃排空较慢的中老年人,不要空腹吃大量的柿子、山楂和枣。
四是爱喝酒,尤其是高度酒。酒精作为一级致癌物,会对身体多方面造成伤害。饮用酒精后,会损伤胃黏膜,还可能导致急性腹痛和胃出血。所以在喝酒时应尽量选择低度酒,并且不要过量。
五是常服胃刺激药物。非甾体消炎药、布洛芬等药物都会对胃有刺激性。所以,若因病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记得同时要衡量胃是否耐受,必要时联合使用胃保护性药物。
六是饮食不注意卫生。食用带有病原体的食物后可能导致急性胃肠道炎症,甚至还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因此,切记不饮生水,不吃生食。
七是胃疼、腹胀时吃止痛药。很多人对胃部隐痛、腹胀等状况不重视,认为能忍就忍,实在忍不了就吃上一片止痛药救急。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胃部不适都可能是身体在报警,一定要及时就诊,别把小病拖成大病。
No.3
7类人较易“招”胃癌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胃肠镜门诊主任申玉翠提出,胃肠道肿瘤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并不是不治之症,早期诊治可使5年生存率超过90%。
胃癌一般会经过“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演变过程。如今,可以通过胃镜直接夹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阻断胃癌发生。
申玉翠提醒七类“胃癌高风险人群”,在做检查时一定要注意。
一是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者;二是接受过胃部分切除手术、有胃息肉和有胃癌前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者;三是感染幽门螺杆菌者;四是有不良饮食习惯者,如饮食不规律、吃霉变食物、吃饭速度快、喜食腌制和熏制食品、高盐饮食、少食新鲜蔬菜者;五是恶性贫血的患者;六是长期酗酒、吸烟者;七是精神受刺激和爱生闷气者。
No.4
养胃最该做好4个细节
养胃需要长期坚持,规律生活、减缓压力、戒烟限酒、不滥用药物、少吃路边摊等生活方式都可以保护胃部。所以,注意以下细节能让您的胃更健康。
一是细嚼慢咽。胃喜欢细碎的食物,如果每口食物都能反复咀嚼,坚持几十年,您的健康状况会明显好于同龄人。建议最好每口达到30下左右,有助于消化。
二是忌生、忌冷、忌撑。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将寒气带入身体,容易伤及脾胃;饥一顿、饱一顿也会伤害脾胃,为减少胃部负担,晚餐一定不要吃太晚、不要吃太多。
三是平时备点苏打饼干。苏打饼干可中和胃酸,在不能按时吃饭时,吃上两块既能缓解饥饿,还能防止胃酸伤害。
四是吃辣、喝酒前来杯牛奶。牛奶可在胃里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酒精或辣食直接接触胃壁,从而降低伤害。
来 源 / 人民网-健康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华医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养生保健参考作用,不能代替诊疗治病作用。如有身体不适,请根据自身情况到医疗机构诊治。
2024-08-05
2018-07-10
2022-02-19
2020-07-10
20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