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女士,一年四季嘴唇都很干,尤其到了秋冬天,更加严重,只要说话时嘴唇开合过大或是大笑,就会开裂出血。这些年里,她每天都勤喝水,敷唇膜,后来听人说,这是阴虚,也用了不少滋阴的药物,但还是无济于事。问该怎么办?
首先说,这种干燥可不是多喝水就可以缓解的,因为这时人体缺的并不是水分,而是津液。
什么是津液?津液是身体里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它们就像江河湖海一样,遍布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滋润着我们的眼睛、口腔、鼻腔,滋润着我们的皮肤以及五脏六腑。
所以津液对人体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然而,津液这种东西也极容易耗损,比如大汗,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大汗淋漓之后,会感到疲倦,没有力气,这就是出汗太多,伤津耗神了;再比如,鼻炎以后,长期流鼻涕,消耗的也是人体大量的津液。
当身体里的津液不够的时候,得先紧着五脏六腑去供给,就没有过多的津液来滋润、灌溉身体的其他部分,于是就会出现口干、眼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等症状了。
再回到文章开头,那位女士也用了不少滋阴的药物,为什么没有效果?
这是因为腹中气化功能不够。这个时候,如果一味地滋阴,就如同冰上洒水,洒一层水,结一层冰,津液不能蒸腾气化,自然也就没办法去滋润干燥。也就是说,补进去的津液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
打个比方,假如灶上有一锅冷水,你不开火,水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但是如果在锅底下烧起微微的小火,锅里的水就会慢慢变热,沸腾,然后蒸腾出热气来,热气上升,锅盖就会变的非常滋润,这就是津液被气化的结果。
这个道理一旦领悟了,不但能治疗口干燥,咽干燥,鼻干燥,眼目干燥,皮肤干燥,就连消渴这样的疑难杂症,都可以信手拈来。什么是消渴?就是喝了很多水,却不解渴,也就是西医所谓的糖尿病。
那么问题又来了,心有心阴,肾有肾阴,肺有肺阴,肝有肝阴,脾有脾阴,应该先补哪里呢?
当然是补脾啊。脾胃属土,土生万物,我们喝下去的水只有在脾胃的作用下才能变成身体需要的津液。
有一个祛干燥的小方子,只有两味药,山药和黄芪。这两味药化裁自张锡纯的玉液汤,玉液汤是治疗消渴的方子,张锡纯认为人之所以口干渴,并不是身体缺水,而是因为身体里的气火不够,水液没有被气化,这层窗户纸一旦被捅破,治疗的办法也就出来了,玉液汤这个方子,山药和黄芪是必不可少的。
先来看山药。历史上最善于用山药之医者,一个是张仲景,另一个就是张锡纯。张锡纯对于山药的偏爱,是因为它作为食物跟药物都是一绝,能蒸能煮能炖能炒,关键是还能治病。
山药长在土里,土里生长的植物,本身的土气也很旺,山药的根长长的,拼命往土里钻,挖过山药的都知道,有时候一根藤挖下去,能有好几米长。山药的这股钻劲,能把周围的精华都吸收过来,所以有一种说法,讲山药是土地之精,得土气至厚,土气在人身上就是脾胃之气。这就是山药能补脾的道理。
山药补脾的同时,还能捎带补补肺,因为它色白,色白入哪里?入肺。肺主行水,负责把身体里的津液输布到全身。
所以山药是脾肺并补,而且它本身汁液又很多,一方面能滋补脾肺阴液,一方面又能加强脾胃生化津液气血的功能。
再来看黄芪。黄芪能补一身之气,主要是补脾气。黄芪补气升阳,能够让脾运化,脾一运化起来,水湿津液就可以往上蒸腾气化。
总而言之,山药,偏于补阴;黄芪,偏于补阳,两者配合,这就是阴阳平衡了。
最后我把这个方子写下来:山药9克,黄芪6克,如果你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口鼻干燥、不咽干口渴、不皮肤干涩,就用这两味药,水煎后代茶饮。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养生保健参考作用,不能代替诊疗治病作用。如有身体不适,请根据自身情况到医疗机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