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 > 四季保健 > 正文

谁是给胃里添堵的“坏孩子”?

发布时间:2024-12-24 18:59:2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最近看到一条留言,是这样写的:“化验指标都很正常,但胃里就是觉得堵得慌,这是什么毛病啊?”

 

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很难用几个字的留言回复解释清楚,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种“给胃里添堵”的疾病,看看又有哪些能够解决它的办法?

 

脾胃病

 

都说久病成医,而消化系统疾病就当得起这个“久”字。

 

急症当然得去医院,外感病大多病程都不长,所以,经常反复折磨人的病,就要数脾胃病了。今天胃胀没食欲;明天吃多了反酸;吃凉了胃痛;吃急了打嗝,总之,赶上了哪个小毛病都会让我们着急,不舒服。

 

久而久之,也就攒下了许多调理脾胃的经验。喜欢中医的朋友,谁家还没有几盒小柴胡颗粒(胸胁苦满,不欲食),保和丸(食积腹胀),理中丸(腹痛腹泻),藿香正气丸(寒食伤胃),补中益气丸(脘腹胀满,时轻时重,喜揉喜按)呢?

 

但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这种“胃里添堵”的感觉,虽然也属于脾胃系统,但病因却是错杂的,需要在理解上面这些药物的基础上,让自己的思路转个弯,或许就能理解何为痞满了?

 

 

痞满

 

《伤寒杂病论》有言:“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也”。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亦有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谁是给胃里添堵的“坏孩子”?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一个“痞”,加一个“满”,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胃中堵塞”之疾“痞满”,此病的完整描述应该为“自觉心下痞塞,胸隔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这样的描述看起来严谨,但也过于冰冷,其实,想要确定“痞满”之症,只需分辨三个要点。

 

其一,自己觉得胀闷,阻塞

 

我觉得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中医是非常尊重个体感受的。

 

《丹溪心法·痞》:“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者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

 

如果肚子吃的圆滚滚,视觉上就能够看出来,我们会称其为“胀满”,而只是自己觉得胀,觉得堵得慌,我们才会从“痞证”上面思考。

 

其二,就一个词“不疼”

 

感觉满闷的地方,没有明确疼痛的感觉,按揉寻找也没有明确疼痛的位置,手下的感觉是柔软,没有包块,没有硬结的

 

其三,心下痞

 

两条相交的线(且不重合),能锁定一个点。

 

同理,明确的位置,再加上明确的症状,也能锁定一类疾病。

 

张仲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传达信息的。《伤寒论》言:“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半夏泻心汤主之。”

 

所谓,心下痞说的就是双侧肋骨、胸骨剑突以下,肚脐以上的位置,满闷阻塞的感觉,而调理的方剂之一,就是半夏泻心汤。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此类疾病的注意事项以及调理思路。

 

1

寒热错杂

 

“柴、芩、姜、夏、参、草、枣”是小柴胡汤。

 

“连、芩、姜、夏、参、草、枣”是半夏泻心汤。

 

这两个方子的区别很小,只是黄连与柴胡,干姜与生姜。

 

这两个方子的区别很大,一个调肝胆,一个养脾胃。

 

在治痞满的条文中,张仲景,偏偏要多说一句“柴胡不中与之”,提示给的真是恰到好处,就好像评委老师,那句“你再想想”一样的精准。

 

因为柴胡类方很好用,尤其是遇到烦、满、闷、胀,往来寒热,一会儿饿一会儿饱,这类症状时,我们都会想起那句“但见一症便是”,而直接选择柴胡方加减,这就错了。因为,柴胡类方,病位在肝,此方的满闷是“胸胁苦满”。

 

 

半夏泻心汤组成:姜半夏或法半夏12克、黄芩9克、干姜9克、人参或党参9克、黄连3克、大枣4枚、炙甘草9克。

 

而病位在“心下”的苦满、闷胀、堵塞不适,当然要选善入中焦的“黄连来替代柴胡了”,而之所以用“干姜换生姜”,那是因为干姜辛热之性更强,一方面可以寒热平调,防止黄芩、黄连的苦寒伤阳,另一方面,干姜可以助半夏,温胃消痞,解决“肠鸣下利”的问题。

 

剩下就是经方中常见的扶正组合“参草枣”,此三者性温味甘,共奏健脾益气,补虚和中,生津液之功,这样的扶正组合既能防苦寒药物伤阳,又可防辛热药物耗伤阴液。

 

这就是寒热平调、辛开苦降、补泻兼施的“半夏泻心汤”了。

 

半夏泻心汤主证可以总结为:“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或反酸嘈杂”“舌苔腻而微黄”。

 

谁是给胃里添堵的“坏孩子”?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比如,当我们遇到自己或他人,描述胃里泛堵,不舒服时,先要明确一下,病位摸一摸难受的地方是“胁下”“心下”还是“少腹”,再按一按是否有压痛、反跳痛等等。

 

如果明确为心下胀满,再排除是否为“食积胀满”,如果是饮食所致,可选择消食导滞类方。

 

明确为痞满后,若兼见呕吐,或拉肚子,或反酸嘈杂,或呃逆嗳气,舌苔腻或黄腻者,这就是半夏泻心汤证了。

 

汤剂可以随证加减,成药叫做延参健胃胶囊,是半夏泻心汤加了理气止痛的延胡索。

 

2

脏寒生满病

 

我平时不太上网,但偶尔会看一些短视频,可能大数据对我的喜好不太了解,推送给我的视频大多差强人意。

 

前段时间,我就刷到一条视频,似乎在调侃老一辈的养生理念,内容的核心大概就是说中国人的肚脐上总会长出一块布,从肚兜到盖毯,甭管春夏秋冬,还是寒温酷暑,不变的就是肚子上的那块布。

 

其实,我真的不明白这样的短视频究竟在吐槽些什么?

 

“阙”为宫殿或帝王的住所,肚脐即为神阙穴,是心肾交通的“门户”,是“神”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心神”的家,而“家”是一个需要温暖的地方呀,试问有谁喜欢寒冷如冰窖的家呢?

 

谁是给胃里添堵的“坏孩子”?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所以,给神阙穴保暖是最低成本的养生方式了,而且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纳”“化”“腐熟”水谷也都需要温暖濡润的力量。

 

脾胃“寒”了,满病也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较典型的人群,就是“中年发福,只长啤酒肚”,此类人群的饮食情况不用说,大家也都能想的到,海鲜、啤酒、下酒菜,试问哪个不寒凉,哪个不伤胃呢?

 

《黄帝内经》中所言:“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其中“满病”说的就是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亦指肥胖病所致的啤酒肚、腹部鼓满等问题。

 

“火艾烧灼为之灸焫”,简单理解就是艾灸的意思。

 

也就是说冬天胃口不好的人群,胃胀或想要减肚子的人群,可以选择下面这三组穴位,“上脘、中脘、下脘”“关元配气海”“足三里配神阙”,每日一组,交替艾灸,散寒温中,健脾化湿。

 

3

阳虚,气化不利

 

除此之外,我相信肯定也会有读者说,我平素工作忙,没时间艾灸怎么办呢?

 

或者说,我之前确实爱吃水果,爱吃凉的,但肚子时胀时不胀,食欲还挺好,但就是“口干”,就是那种怎么喝水都不解渴的感觉。

 

其实,这样的“口干”也是脾胃不好的典型表现之一。

 

罗博士在“大伦书院”中讲解《医学衷中参西录》时,就介绍过这样一个典型的医案“白术解”(点击前方蓝色字体,可自动跳转至相应文章):

 

说一少年,经常觉得咽喉发干,使劲使劲喝水也不解渴。张诊其脉“微弱迟濡”,当系脾胃湿寒,不能健运,以致气化不升也。投以四君子汤加干姜、桂枝尖,方中白术重用两许,一剂其渴即止。

 

其实,这种“口干”的感觉,用自然界中的雨水循环就能解释。江河湖泊中的水,在热气蒸腾下,上达云层,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变成雨水回归大地。

 

而“口干”就是上达云层的水量不够,而大家本能的觉得那是因为“湖泊中缺水了”,使劲喝水,滋养或者补充津液,都快补的“河水决堤”了,却没有想过,很可能是机体阳气不足,“缺少蒸腾向上”的力量呀。

 

而张锡纯所用的方子,就是简单的温中健脾,就四两拨千斤的解决了“口干”的问题。

 

类似的例子,罗博士之前也说过,比如糖尿病患者的口干并不全是阴虚所致,有好多人是阳虚的,就用金匮肾气丸就能解决,这是好多人能解决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所以,我不反对达喜,耐信,吗丁啉,但忙过这一天,忙过这一阵,还请从长计议,留给自己一点点时间,养养心,养养胃,适当的休整,才能蓄积更强劲的动力。

 

 

 

文章◎香薷

编辑◎香薷

审校◎紫叶

 

谁是给胃里添堵的“坏孩子”?

 

谁是给胃里添堵的“坏孩子”?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养生保健参考作用,不能代替诊疗治病作用。如有身体不适,请根据自身情况到医疗机构诊治。

相关标签: 半夏  疼痛  脾胃  柴胡  

推荐阅读

春暖花开,过敏性鼻炎来犯,该如何预防?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主任医师、学术带头人李云英教授。开栏语本专栏将定期推送中西医耳鼻咽喉疾病的...[详细]
2022-04-01 18:36
鱼腥草,夏天的宝?这类孩子别乱吃!当心伤脾又伤阳
广东地区的雨季开始后,大人小孩湿气重的情况也变多了。最近这段时间,我一直教大家各种帮孩子除湿的方法,像食疗、泡脚、小儿推拿等,选择很多。也有不少家长反映,还是习惯煲除湿...[详细]
2024-05-18 14:55
小雪养生|初冬进补正当时
今天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小雪节气后气温越来越低会逐步降到0℃以下“小雪”作为气候概念时代表降水形式将由雨变为雪但由于“地寒未甚”所以雪量还...[详细]
2021-11-22 21:19
你知道“春捂秋冻”有讲究吗?
"春捂秋冻"引是一句卫生谚语,这是人们维护身体健康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详细]
2022-03-28 07:25
天天吃保健品的人,都怎么样了
在巨大的工作压力、难以排遣的健康焦虑,以及过剩的健康知识三重挤压下,当代年轻人在过一种假装很健康的生活:把饮食营养,外包给各种维生素补充剂;把熬夜的旧账,外包给护肝片;把皮肤...[详细]
2024-02-09 11:02
芒种暑气生、湿气重!1碗糖水及时喝,孩子安然度夏
今天是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俗话说:“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快种”,意思是芒种时节,气温升高,雨量充沛,天地间的阳气活跃旺盛,甚至会...[详细]
2024-06-05 17:43
注意!这四类人更容易出现腹胀、嗳气,改善需要这样做
嗳气是胃里的气体上逆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声长而缓,通常出现在饱餐之后,俗称“打饱嗝”。 但它跟打嗝还是有区别的,打嗝的声音比较大,其他人也能明显...[详细]
2024-08-05 20:40
春季外出踏青暖心提醒,踏青莫忘防过敏
好不容易熬过漫长的寒冬来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当你满心欢喜要去拥抱新生活却只有止不住的:“啊...嚏!”烟花二月去踏青,风光无限少年心春暖花开正是户外踏青的上佳时节...[详细]
2022-02-25 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