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我们的心血管系统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高血压,这个曾经被视为“中老年专属”的健康问题,如今却悄然侵袭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讨,如何让血压保持在理想范围,为心血管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血压,其实就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我们的心脏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泵,每一次跳动都将富含氧气的血液推送至全身各个角落。而血压,就是这股生命力的直接体现。
血压正常时,心脏一次一次的波动就如同生命乐章中的节拍,和谐而有序,但一旦失调,就可能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
那么,人的血压值控制在多少才健康呢?提到这个问题,很多医学常识丰富的人脑海里马上浮现出答案:低于140/90 mmHg。因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这是多年来医学上公认的高血压指标。
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另一个数值:“最佳血压值”。
在2023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AHA2023)上公布的研究结果中,一项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显示: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与将收缩压(高压)降到低于140 毫米汞柱的标准降压相比,把收缩压 (高压)降到低于 120毫米汞柱的强化降压,可显著降低不良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死亡风险。
换句话说,把高压降到低于140 毫米汞柱不是万事大吉,尽可能降到低于120 毫米汞柱,才是有助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最佳情况。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来自23 个省(直辖市)的116 家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的11255 个高血压病人进行了为期3年的跟踪随访。随访结果显示,与标准降压组(将血压降低至<140毫米汞柱)相比,强化降压组(将血压降低至<120毫米汞柱)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12%,心血管死亡率降低39%,全因死亡率降低21%。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搞清楚高血压是如何伤害心血管系统的。
高血压会增加血管壁的压力,长期的高压会导致血管内皮受损,形成小的裂隙。这些裂隙正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温床”,脂肪、胆固醇和其他物质会在这些受损处沉积,逐渐形成斑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硬化。
一旦动脉斑块脱落,可能会造成血管阻塞,引发心脏病或中风等急性事件。而降低血压,尤其是将收缩压控制在120 mmHg以下,能有效减少血管壁的压力,避免损伤和斑块形成。这也是血压越低,心血管越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低血压还意味着心脏的负担减轻。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脏左室肥厚,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将血液泵入全身,而过度的负担会让心脏逐渐“疲劳”,从而引发心力衰竭。相反,低血压则有助于保持心脏的正常功能,延长寿命。
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血压控制得这么低,会不会有低血压的风险?
低血压对健康的影响的确不容忽视。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过低的血压容易引发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等症状。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收缩压在100-120 mmHg的区间内都是安全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尤其是已经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病症的人,将血压控制在这个范围内,不仅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还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然而,现代生活中,高血压的阴影似乎无处不在。长期的精神紧张、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习惯,正悄悄地推高我们的血压值。
一般来说,当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出现时,就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警告了。但遗憾的是,高血压初期的这些信号往往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人直到出现严重并发症才恍然大悟。
因此,小诺建议大家都养成定期监测血压的习惯。定期监测血压,就像给身体安装了一个“健康雷达”,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可以在家中备一个血压计,每月至少测量一次,对于中老年人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增加测量频率,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面对高血压的威胁,我们并非束手无策。事实上,调整生活方式,是控制血压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饮食调整:减少盐分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是降压的第一步。同时,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的比例,既能满足味蕾,又能保护心血管。别忘了,适量饮水也很重要,它能促进体内盐分排出,维持血压平衡。
规律运动:运动是天然的降压药。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可以显著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即便是简单的散步,也能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为健康加分。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类饮品中的酒精都会直接损害血管壁,导致血压升高。戒烟限酒,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的爱。
管理压力:压力是现代人的隐形杀手。学会放松,无论是通过冥想、瑜伽还是简单的深呼吸,都能有效缓解压力,降低血压。记住,生活不只有忙碌,还有诗和远方。
现代医学提供了多种降压药物,如利尿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它们能够针对不同机制,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果生活方式调整后仍无法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要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切勿讳疾忌医。
不过,要记住,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购药服用。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适合的药物和剂量也会有所差异。定期复诊,与医生保持沟通,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在探索“最佳血压值”的旅途中,我们不难发现,维护心血管健康,实则是对生活态度的考验。它要求我们学会平衡,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学会在繁忙中寻找宁静。血压管理,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毅力的持久战。
每一个细微的改变,都是向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迈进的一大步。在这场与血压的“博弈”中,愿我们都能成为最终的赢家,享受生命赋予的每一份美好。
参考资料来源:https://newsroom.heart.org/news/reducing-systolic-blood-pressure-to-less-than-120-mm-hg-reduced-cardiovascular-event-risk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养生保健参考作用,不能代替诊疗治病作用。如有身体不适,请根据自身情况到医疗机构诊治。
2024-09-11
2018-07-10
2022-02-19
2020-07-10
2021-11-13